
【核心提示】目前的路学研究,一般倾向于或局限于道路本身的研究,即围绕道路本身的走向及路网、商贸交流、文化传播等进行单一、局部研究,缺乏集采众家之长的整体综合研究。 “茶马古道”的概念提出20年来,影响越来越大,波及商业、文化及学术领域。本报记者专访了云南师范大学教授周智生,了解茶马古道的研究现状,分享研究经验。
古道研究有待深入
《中国社会科学报》:以茶马古道为例,请您谈谈古道研究的内容有哪些,研究重点是什么。
周智生:茶马古道是中国西部最重要的陆上商贸交流通道之一。这条以骡马、背夫、牦牛为主要运输载体的古道在横断山脉和喜马拉雅山脉之间蜿蜒穿行,成为汉、藏、纳西、白、回、普米、傣、布朗等民族之间物资补给互换的利益共生纽带,也是各民族文化传播交融的走廊。茶马古道的存在,对促进和维系中国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凝聚与发展,有着不可或缺的重要作用。
我认为,古道研究的主要内容包括古道的基本走向及其线路体系的演变、古道的形成及其发展历程、古道商贸活动内容的历史形貌及其轨迹特征、古道与民族文化的交融、古道与民族关系的演变、古道与中外商贸文化交流、古道与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形成发展等。其重点在于古道线路体系的构成与演变、古道商贸交流活动的变迁演进、古道与多民族文化交流、古道与中国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建构发展。
《中国社会科学报》:目前,这些方面研究现状如何?
周智生:目前,国内学术界对于茶马古道的研究,在线路网络体系的演变、商贸交流、茶马古道与各民族文化传播交流等方面取得了显著成果。但是基于整体史观下的茶马古道系统整合研究、世界文明交流视角下的茶马古道与中外交流、茶马古道与统一多民族国家建构发展的互动等课题,研究还比较薄弱,尚需进一步拓展和深入。总体而言,我国目前关于古道的研究还有待深入。
推进多学科交叉融合研究
《中国社会科学报》:能否请您结合茶马古道研究谈谈古道研究未来的方向与路径?
周智生:未来我国古道研究主要有三个亟待突破或深入的方向。
一是突破一般路学研究的局限,开展系统整体综合研究。目前的路学研究,一般倾向于或局限于道路本身的研究,即围绕道路本身的走向及路网、商贸交流、文化传播等进行单一、局部研究,缺乏集采众家之长的整体综合研究。如对于茶马古道,目前缺乏路网体系、发展历史、文化传播、中外交流、族际认同、民族融合等方面的整体综合研究,不能将茶马古道研究整体呈现于世人面前。
二是细致化、具体化研究尚待深入。现在的路学研究,宏观视角多,微观视角少。在茶马古道研究方面,道路体系的分布演变、商贸活动的变化、多元文化传播交流等,都需要加强细致化、具体化的研究。
三是打破文理之间、学科之间的学理屏蔽,在多学科交叉融合中开展古道综合研究。道路的形成发展、道路的通达影响等方面的综合研究,更需要借鉴地理学、生态学的相关研究理念、方法和成果,才能在更广阔的视野中推进道路研究的深度和广度,更全面、更真实、更科学地揭示古道风貌。
转载请注明来源:中国社会科学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