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核心提示】古道既是古人的旅游途径,又是古人考察人文地理资源的科学基地。今天,古道更是重要的旅游资源和宝库,是爱国主义、传统教育、乡土文化教育的重要基地。当今研究开发古道文化的旅游资源,很大程度上是开发其圣地资源和基地资源,使其古为今用、旧物新用。
从2002年开始,广东省人民政府参事、中山大学教授、广东省珠江文化研究会会长黄伟宗经过6年努力,在广东省和珠江流域发现了许多具有深厚历史文化内蕴的古道。
珠江流域古道分布规律特征显著
《中国社会科学报》:您做过许多田野调查,您认为珠江流域的古道有何特点?
黄伟宗:古道文化已成为珠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受地理因素影响,珠江流域古道众多,且分布很有规律。
首先,有历史文化价值的古道,往往在国家或省区交界的河流或人造河流地带,如广西中越边界的北仑河、云南中缅边界的湄公河。
其次,由于古代开辟陆路交通的能力有限,古道往往沿河岸开凿,或者水陆联运,船车换行,如云南的“五尺道”、四川的“栈道”、云贵的“马帮道”等等。
最后,古道与古关隘密切相关。因古代封建割据,战争频繁,诸侯常在地域交界或军事要地设置水陆关卡,随之修建道路,如广东南雄的梅岭珠玑巷古道和乐昌的金鸡岭古道。
古道是不可再生的历史文化遗产
《中国社会科学报》:您最早提出“古道文化”的概念,您如何理解古道文化的意义?
黄伟宗:古道文化承载了人类历史文化。如能对古道文化及时挖掘,深入研究开发,古为今用,必将使这笔人类财富发挥更大的作用。
在多年大规模建设的过程中,许多具有重要历史文化意义的标志性古道已逐渐埋没,古道文化遗存也走向衰亡。古道文化作为不可再生的历史文化遗产,如不及时保护利用,将会慢慢从地球消失。
《中国社会科学报》:古道文化的内涵包括哪些内容?
黄伟宗:从迄今所见的情况来看,每条古道都因特定的地理和历史条件,具有与其他古道不同的文化负载;又因所有古道都具交通性质,其文化内涵往往是综合的、普遍的。从到目前为止的调研情况看,古道文化内涵概括起来主要包括以下内容。
首先,古道是对接通道,是中华文化遗存,更是世界文化遗存。我们熟悉的丝绸之路,是中国与世界通商和交往之路。前些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和中国国家文物局先后宣布拟将全世界丝绸之路(包括海上、陆上丝绸之路及相关文化遗存)统一申报世界文化遗产。在泛珠三角合作区的古道中,就有两条属于陆上丝绸之路,即云南贵州的边境丝绸之路以及四川经贵州到广西梧州的西南丝绸之路。
其次,古道有政治、军事、文人、思想、宗教、文学等文化内涵。
秦始皇统一中国时,规定全国“车同轨”,且在云南曲靖修建“五尺道”,在广西修建连接长江与珠江两大水系的桂林灵渠。三国时代,诸葛亮在四川“明修栈道,暗度陈仓”,体现了古道的政治、军事内涵。
古代文人进京做官或应试,被贬文人南下任职或流放,都要走古道,在古道留下印迹。如南雄梅岭古道就载有岭南第一宰相、第一诗人张九龄的开路史绩。
汉代陈钦、陈元父子和士燮四兄弟从古道传播经学;葛洪经古道到罗浮山修道;意大利传教士利玛窦从海路进大陆,又经古道到内地传播天主教。
中国许多古代诗词和文学名著都与古道密切相关。从屈原的“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到李白的“噫吁兮!危乎高哉!蜀道难,难于上青天”;从王昌龄的“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长征人未还”到马致远的“古道西风瘦马,断肠人在天涯”,著名古道诗词不可胜数。
最后,古道蕴含移民、革命和旅游文化内涵。中国数千年历史,近半是移民史。各种原因造成的灾难,形成了一次次移民潮,而移民的足迹又都深印于条条古道之中,使古道具有移民文化内涵。在南雄梅关珠玑巷古道、江门蓬江后珠玑巷古道的移民足迹至今仍历历可见。
陈毅的《梅岭三章》、毛泽东的《长征诗》,都为珠江流域的古道注入了光辉的革命文化内涵。
古道既是古人的旅游途径,又是古人考察人文地理资源的科学基地。《水经注》、《徐霞客游记》等,既是经典的地理学术著作,又是千古传诵的古道旅游散文。今天,古道更是重要的旅游资源和宝库,是爱国主义、传统教育、乡土文化教育的重要基地。当今研究开发古道文化的旅游资源,很大程度上是开发其圣地资源和基地资源,使其古为今用、旧物新用。
转载请注明来源:中国社会科学报
|